胃痞医案一则
2025-08-11 22:59:22刘燕平工作室
韦xx,女,37岁,就诊日期:2022.09.19
主诉:胃脘胀满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来胃脘胀满,自觉胃中热气上冲,欲吐,大便偏干,寐差,梦多,舌边光红,苔白略腻,舌下络脉Ⅱ度淤堵,脉沉细。Lmp:2022.9.13,6天净,量中等,色红,无血块。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胃痞(阴虚气逆)
西医诊断:胃炎
治法:补气养阴,和胃降逆
主方:沙参麦冬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处方:
太子参15g 麦冬15g 石斛10g 玉竹12g
地黄10g 火麻仁12g 炒莱菔子12g 当归5g
炒谷芽25g 炒麦芽20g 陈皮12g 法半夏12g
姜竹茹10g 朱茯神15g
七付,日一付,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温服
体会:患者胃阴不足,虚热内生,胃失濡润,气逆不降,故见胃脘胀满,觉胃中热气上冲,欲吐,寐差梦多,大便偏干,舌边光红;阴虚血行滞涩,故舌下络脉淤堵;久居南方易感湿邪,湿浊上泛则苔白略腻,湿滞中焦亦可胃中䐜胀。辨证属阴虚气逆,治疗以补气养阴、和胃降逆为主,方选沙参麦冬汤合橘皮竹茹加减。
方中太子参补气养阴,合麦冬、玉竹、石斛清养胃阴;地黄清热养阴生津;陈皮、法半夏、姜竹茹化痰止呕;朱茯神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火麻仁润肠通便;莱菔子行气消胀化痰,合炒谷芽、炒麦芽消食健脾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