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灵枢·岁露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2024-09-13 11:38:56系统
读书笔记
时间:2022 年 7 月 28日
书名:《黄帝内经》、《道德经》
章节:《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灵枢·岁露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摘录: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心得体会:
我们通过以上经典可以了解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地之气所化生,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顺应自然,顺应四时之节律,效法自然。顺之则昌,逆之者亡。顺应自然才能长寿,违背自然可能很快就灭亡了。我们应该怎么去顺应自然呢?首先是要了解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然后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与日月相应,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而,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上,正在做着许多的与自然规律相反的事情,比如夏天了,有很多朋友啊,口渴了就喜欢喝冰饮料,或者吃雪糕、冰激凌,当时的是很爽的,但是我们要想到爽的后果是什么,就是这种冰饮料啊,它其实并不解渴,甚至越喝越渴,因为太冰了,进入人体之后,不能形成津液为人体所吸收利用,还很容易伤及我们的脾胃,伤及脾胃的阳气,我们知道,喝水下去,进到胃里面,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喝冰水,或者说喝下去的液体低于口腔的温度,但是排出来的时候尿液却是高过我们体温的,这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我们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此时体内本来就阳气少,你还喝冰的下去,冰多了之后,有些平时就身体不好的朋友,尤其是小朋友,就有可能胃痛了、拉肚子了,因为小孩虽为“纯阳之体”,但其实更是“稚阴稚阳”之体,阳气很容易受到伤害,一旦生病就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进程,使得体质变差而易感受病邪的侵害;有些女性朋友就容易痛经了,为什么啊,就是寒邪伤了阳气嘛,那我们就一点冰的也不吃了吗?也不是,暑天太过炎热,吃一点解解暑,偶尔吃吃解一下馋还是可以的,我们要有节制,少吃。因为冰的东西进到体内会伤害我们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