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题 中医药科普

温泉,会泡才健康!

2017-01-04 11:17:46系统

                       冬天气候寒冷,“泡温泉去”是一个不错的保健养生方式。专家指出,泡温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健身护肤等诸多功效。不过,专家表示,不同的温泉汤池都有哪些功效,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泡温泉?这些都应该提前做好功课,才能“越泡越健康”。
   哪些人群“温泉勿近”?
   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种类型,请尽量别泡温泉———
   1、泡温泉可使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及精神病病史的人,泡温泉容易引起意外事件,抢救不及随时可能丧命。
   2、温泉性温,泡久了会损伤津液,对热性体质的人尤为不宜,如果有诸如脾气暴躁、喜欢长痘、口角生疮等表现,泡温泉会加重其上火的症状。
   3、天然温泉水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但对皮肤有破损的人可能会有较大刺激,使伤口恶化,还容易感染疾病。对患有湿疹、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的人来说,泡温泉温度高、时间长,会加速皮肤水分的蒸发,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症状。
   4、泡温泉能促进血液循环,体力消耗大。处于饥饿状态或疲劳过度的人若泡温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晕厥。因此,最好在饭后1小时或稍作休息之后,再泡温泉。
   5、月经期、有妇科炎症的女性以及体弱、易出虚汗、经常上火的孩子也不适宜泡温泉。
  泡温泉,掌握时间和温度
   温泉多在户外、露天的环境下,而且水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这表示在泡温泉的时候你既需要防寒,又要注意温泉的水温。如何才能泡得恰到好处?送你八个字:按部就班,谨慎行事。
   1、脱衣后一定要裹上大而厚的毛巾,最好能把脚踝也遮住,才能抵御刺骨的寒风。
   2、慢慢走到温泉边,切忌又跑又跳。天冷温泉路湿滑,人的四肢僵硬,反应力低,容易滑倒摔伤。
   3、先用手或脚探测泉水温度是否合适。池水有冷有热,千万不要一下子跳进池里,以免烫伤或冻伤。
   4、坐在池边,脚先入池,然后用水将温泉水泼淋全身,随后再慢慢将身子浸在池水中,让皮肤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5、温泉区内设有不同温度的泳池。浸泡要循序渐进,从低温泉到高温泉,逐步适应泉水温度,才不会加重心脏负担。切忌泡完很热的水又马上到冷水池里,不但容易感冒、损伤人体正气,还可能引起突发性中风、突发性心梗等严重事件。
   6、泡温泉的时间太长,会因出汗过多导致虚脱。建议掌握时间,分次反复浸泡,每次10-20分钟即可。中途要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也可以适当吃点东西,但切忌吃太饱加重胃肠负担。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要马上停止浸泡,到安全的地方休息,或告诉身边的人,避免发生意外。
   7、上岸后再次裹紧毛巾,到温暖的室内用温水洗澡。沐浴后要使用保湿、滋润的护肤品,这会使你的皮肤更加漂亮。如果能敷一个面膜或做一个身体按摩,将使你的温泉之旅划上一个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