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年专题 最新动态

实施硬件改造,规范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012-05-26 12:17:29系统

   近日来,我院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一医院管理年活动主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医院党政班子深入各科室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对重要科室和窗口部门的硬件设施投入和基建改造,同时加强管理,在“软件升级”上下功夫,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其中通过对急诊科抢救室、输液室的改造及完善急诊相关工作制度,改进服务流程,实施规范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可谓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并进行合理的基建改造,使急诊-抢救-化验-输液治疗布局流程更科学,急诊患者就医更方便,危重患者救治更有保障。
   由于医院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交通便捷地段,每日急诊量及输液量皆较大,外伤等危重患者也逐年增多,旧的急诊室医生诊室及留观床位有限,化验室和抽血室布局不合理。不仅就医救治环境不好,患者不方便,也限制了急诊业务的发展,为此医院在进行旧门诊搬迁改造的同时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急诊和输液室拓宽改造,同时把化验室及抽血室移到急诊和门诊旁边,大大方便了群众,流程更加清晰;为完善抢救室的硬件设施,医院拓宽了抢救室并增加多参数监护仪等配套设备,同时在输液大厅增加了一个输液抢救室,完善了输液室的功能分区。以上建筑布局及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不仅从硬件上保障了医疗安全,也非常有利于急诊学科长远的发展。
   2、建立健全了急诊救护制度及相关危急重症处理预案和抢救流程,实施规范化的急救绿色通道,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随着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遭受意外损害时的关注程度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建立和开放急救绿色通道已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命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同时完善和建立医院急救绿色通道也是医院管理年活动对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要求。在调研中院领导班子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发现,急诊室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及“五无”人员伤病的的救助,既往存在着急救配套服务不到位、部门间协调配合不足、救治环节衔接不紧以及为抢救费用困扰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急诊患者的救治,同时还存在不少的医疗安全隐患,医院领导班子要求ICU,手术室、医务部护理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开展联合调研,认真查找存在问题,讨论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细致的调查、专家们的论证和领导班子的审核协调,健全了医院的急诊救护制度及相关危急重症处理预案和抢救流程,完善建立了医院规范化的急救绿色通道方案,同时建立了《重大创伤事件应急预案》、《脑卒中绿色通道处理预案》、《急性心肌梗塞绿色通道处理预案》及《食物中毒处理预案》等系列子预案。通过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点或常见多发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安全连贯的医疗服务;在具体实施中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在急诊抢救病人到院后5分钟内必须给予处理,院内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手术“绿色通道”畅通,需紧急手术者30分钟内做好术前准备;对危重患者进入或出诊接回的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病情大体判断,完成输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基础救治,同时报告急诊科主任和医院总值班并请求相关科室人员到现场会诊;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由急诊医生在病历、处方、检查单上盖上“广中医绿色通道”专用章,相关科室(检验科放射科、药房、临床科室等)均按绿色通道的规定快速处置,一切费用在抢救完成后结算,以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从今年4月份以来,医院通过对急救绿色通道进行规范管理和实施,加强了医院急诊、临床和医技科室各部门间的协调,实现救治全过程医疗服务快速、高效、安全运行,有效的缩短了急诊救治时间,提高了急诊服务水平。
   例1:4月14日凌晨3时许,我院急诊接120急救中心送来的一个30多岁因车祸伤无家属陪同的患者,由于失血过多接诊时患者已处于休克昏迷状态,经首诊医师紧急检查及判断病情,报告医院总值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颅脑外科主任和心胸外科等相关科室及医院总值班人员在5分钟之内全部到达现场会诊并组织协助抢救,由医院总值班代理家属签字,由急诊当班护士代办住院等相关手续。经快速补液抗休克及对活动性出血予紧急止血处理,急会诊排除了需要现场紧急处理的情况,专科医师护送下紧急行头颅CT检查,之后即送手术室抢救…,至凌晨7时家属赶到时患者抢救已结束安返病区,当家属得知患者神志恢复伤情已逆转时,不禁对连夜奋战的医护人员连声道谢。由于抢救及时,日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例2:4月18日,医院产科一位胎膜早破的患者突然发生羊水过敏及和胎儿窘迫,经紧急手术剖腹成功“娩出”胎儿,但手术台上孕妇却因羊水入血发生急性溶血,大出血和休克,经紧急启动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紧急配血、从血站调配大量红血球、血浆及凝血因子及时给患者输注,医务部、肾内科及血液内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时到场会诊、协助抢救,经过5个多小时的集体大会战,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急救绿色通道,让急救绿色通道贯穿“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病房”的全过程,保证了急危重症患者合理享有急救保障的权利,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