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1
2024-09-13 17:49:15系统
验案1
一般情况:患者男,19岁,2023年8月3日首诊
【主诉】:腹股沟、足部红斑丘疹水疱脱屑伴瘙痒3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于足底足侧缘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后腹股沟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伴剧烈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足癣”“股癣”,曾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足光粉”及中药外洗,症状缓解,但气候潮湿温暖时易复发。自发病以来,纳寐可,晨起多有口渴口苦,口气重,手足多汗,阴囊腹股沟潮湿,小便黄,大便溏,一日多次。
【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
【四诊摘要】:腹股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边缘皮损明显,中央可见色素沉着,呈环形。足底及足侧缘可见红斑、丘疹、成群深在性水疱,可见鳞屑。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诊断
【中医诊断】阴癣、脚湿气辩证:湿热证湿重于热型
【西医诊断】股癣、足癣
【处方】
中药内服:茵陈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猪苓10g
白术10g 桂枝6g 山楂10g 地肤子15g
徐长卿10g 麸炒薏仁20g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内服。
中药净癣洗剂外洗,硝酸奥昔康唑乳膏外用
二诊:2023年8月11日。治疗后腹股沟、足部红斑明显变淡,水疱干涸,仍有少量脱屑,瘙痒明显减轻。口渴口苦明显缓解,小便微黄,大便成形偏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数。上方麸炒薏仁改薏苡仁20g,去山楂、地肤子、徐长卿,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内服。
继续予中药净癣洗剂外洗,硝酸奥昔康唑乳膏外用
三诊:2023年8月24日。治疗后腹股沟、足部皮损明显好转,腹股沟遗留少量色素沉着,自诉已无瘙痒感,阴囊潮湿及手足多汗明显改善。无明显口渴口苦,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有力。予硝酸奥昔康唑乳膏外用巩固疗效。
【按语】
脚湿气相当于西医“足癣”, 中医又称“臭田螺”“田螺疱”。《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田螺疱,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于自破,传度三五成片湿烂;甚则足跗俱肿,寒热往来。”为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疾病,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由断发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引起的足癣较少见,另外,酵母样真菌如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感染亦有增多趋势。其发生与气候环境及足跖解剖特点有关,南方夏季高温潮湿,加之足跖部位皮肤汗腺丰富,汗液分泌较多,缺乏皮脂腺,利于真菌定植繁殖,而导致疾病发生。
阴癣相当于西医“股癣“,多数是由于患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传染所致,致病菌与体癣相似,多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为主,白念珠菌股癣亦常见。股癣好发于高温潮湿季节,腹股沟等部位温度高、湿度大,皮肤皱褶部位易摩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不合适的衣裤导致腹股沟等部位空气对流不畅,对股癣的发病亦起一定影响。
本例患者,足癣与股癣并存且易反复发作,除与生活起居不慎有关外,与皮肤湿蕴有密切关系。钟江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湿邪在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湿邪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亦可由于外湿袭表,留恋于腠理,又外受虫侵袭皮肤以至癣病发生。由于湿邪趋下,重浊且滞,表现皮肤湿蕴,且病势日久。风邪、热邪、暑邪侵袭,湿热蕴结肌肤发为水疱,日久渐生浸渍糜烂,瘙痒剧烈。因此,健脾祛湿对本病治疗、防止复发有较好的功效。患者病程3年余,观其皮损,腹股沟及足底可见红斑、丘疹、水疱、脱屑,伴剧烈瘙痒,乃由湿热蕴于皮肤所致,在外由风、湿、暑、热邪及虫毒浸淫肌肤;在内饮食失宜,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发散动风之品,脾胃虚弱失其运化,内生湿热,且湿性趋下重浊黏滞,易与其他邪气相合,易袭阴部及下肢,内外之邪相合,客于肌肤,而发为此病。中医上认为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及津液循环,从五行论,肝木克脾土,脾脏虚弱失其健运,水湿津液运行阻滞,湿热内生。脾脏是引起湿热内蕴的重要脏腑,《外科心法要诀》中指出“此证由脾胃湿热,外感风邪,风、湿、热相搏而致”。患者晨起多有口渴口苦,口气重,手足多汗,阴囊腹股沟潮湿,小便黄,大便溏。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钟江教授将局部辨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辩证患者为湿热证湿重于热,与患者喜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以至脾失运化,肝经湿热,中焦津液、气机运行失调,水湿内蕴,客于肌肤,以至本病反复发生,初诊治疗疏肝健脾,清热利湿,选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苓散中各药相互配合,利水之效甚佳。《本草发挥》中有:“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猪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神农本草经疏》曰:“脾胃受湿,急食苦以燥之,用白术”,白术专攻健脾燥湿,健脾益气,湿邪可除。地肤子、徐长卿具有祛风止痒之功效。患者大便溏,易腹泻,予麸炒薏仁健脾止泻。予山楂健胃消食,祛肉食积滞。
壮医认为本类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外界痧、瘴、蛊、毒等有形和无形之毒的侵犯,引起人体两路 (龙路和火路 )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所致。故在治疗上需重视外治,强调祛毒与解毒。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壮药净癣洗剂是钟江教授治疗足癣、手癣、头癣、体癣的经验方,其临床疗效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净癣洗剂由土荆皮、功劳木、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广藿香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消肿、杀虫止痒等功效;尤其是在皮肤病渗出期不宜使用外用药膏阶段,使用净癣洗剂收敛杀菌,且有效缓解患者瘙痒等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二诊,治疗后腹股沟、足部红斑明显变淡,水疱干涸,仍有少量脱屑,瘙痒明显减轻。口渴口苦明显缓解,小便微黄,大便成形偏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数。脾虚,肝经湿热之象较前改善,去山楂、地肤子、徐长卿,麸炒薏仁改为薏苡仁,继续清热利湿。三诊患者自诉阴囊潮湿及手足多汗明显改善。无明显口渴口苦,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有力。继续予硝酸奥昔康唑乳膏外用巩固疗效。
钟江教授认为,本类疾病易诊断,有多种有效的外用治疗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易复发,其难点在于去除真菌定植繁殖的环境,及改善皮肤湿蕴的状态,因此在局部辩证外治的基础上,需整体辩证相结合,改善脏腑之功能,祛除内生之湿热,避免疾病缠绵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