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虚致病理论
2021-08-04 17:44:19系统
毒虚致病理论,是研究毒和虚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发病规律,用以阐释人体发病病因的理论。毒虚致病理论是壮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医针灸学理论基础之一。壮医在长期与毒做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毒虚致百病”的独特壮医病因理论。壮医毒虚致病理论认为,毒和虚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两大因素,一切疾病皆由毒引起,毒是外因,虚是内因,两者相因而为病。
2.阳毒与阴毒
毒以阴阳来分,可以分为阳毒和阴毒两大类。凡能引起机体气血亢盛、功能亢奋的邪毒,称之为阳毒,其致病特点是热、动、燥。如被毒蜂蜇后常出现局部红肿炊热疼痛等阳偏盛的症状,此蜂毒则称为阳毒。外感风毒,闭阻气道、龙路,可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咯黄痰等症,这种情况也是阳毒为病。
凡能引起功能减退的邪毒,称之为阴毒,其致病特点是寒、静、湿。如中蛊毒后出现面目青青,日渐羸瘦,正如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载:“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胪胀成蛊。”甚至“绞肠吐逆,十指皆黑,口水不沉,嚼豆不腥,含矾不苦”,此蛊毒即属阴毒。若外感风毒,闭阻气道、龙路,出现恶寒、无汗、恶风、酸累、咳嗽、咯稀白痰等症,则属阴毒为病。
(二)毒病的临床表现
因壮医把一切致病因素总称为毒,故毒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也非常复杂。但按阴阳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阳毒为病,多表现为红肿痛热、面色红赤、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呼吸气粗息高,甚者神昏谵妄、打人骂人、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勒答”(眼睛)脉络粗大、色深红或红紫、曲张明显,指甲红紫或青紫等以热、动、燥为特征的症状,壮医归之为阳证。阴毒为病,常表现为神疲、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觥白或苍白、安静少动、息短气微、小便清长、大便稀烂、脉虚弱,指甲可见白色甲、瘪螺甲、软薄甲或脆裂甲,“勒答”(眼睛)脉络色淡,或脏腑气血骨肉、三道两路功能减退等以寒、静、湿为特征的症状,壮医归之为阴证。
此外,毒病均可表现为疮疖、溃烂、肿瘤、血液病及各种“中毒”等急性炎症及器官组织的器质性病变。
二、虚因论
虚,壮文为Haw。壮医认为虚也是致病的因素之一,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因为虚使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对减弱气血不足,特别容易招致邪毒的侵袭,产生疾病,出现毒虚并存的复杂症状。虚即正气虚,或气血虚,是指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对减弱,不足以抗毒。究其原因,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父母羸弱,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或毒邪滞留损伤正气等,使人体禀赋不足,气血偏衰。二是后天过度劳作,或与邪毒抗争气血消耗过度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充,或人体本身运化和功能失常,使摄人不足,气血偏衰而致虚。虚病临床多表现为倦怠乏力、神色疲劳、少气懒言、声低息微、形体消瘦甚至衰竭死亡,多见于慢性病、老年病或邪毒祛除之后的恢复期内。
三、毒虚相因而为病
毒和虚构成壮医的病因理论,是发病必备的两方面因素,而毒之所以致病,是因为毒在体内与虚相抗争,最终引起气血关系失衡,从而疾病丛生。毒和人体正气是一对矛盾,两者互相抗争,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除邪毒,使毒去体安;毒也可以损伤正气,使正气虚弱。毒是外因,虚为内因,毒和虚相因而为病。正气虚损不足是发病的基础,是外毒得以侵人人体的前提,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正气相抗争,若正胜毒,则毒退而正安,可不发病或虽发病而速愈:若毒邪亢盛,正气奋勇抗毒,但终因毒邪过盛而毒进,滞留机体,阻滞道路,耗伤正气,则人体气血失衡,发而为病,此为因毒致虚;若正气明显虚损,气血偏衰,则抗毒能力低下,正不敌邪,虚不胜毒,毒可乘虚而人,进一步损伤气血,引发疾病,此为因虚致毒,发病常较深重。毒常通过两个途径引起气血失衡而发病。一方面毒可损伤一道两路功能,引起三道两路阻滞不畅或不通,影响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从而使气血失衡而致病;另一方面,某些邪毒直接阻滞或损伤三道两路,终因引起道路的一个或多个环节阻滞不通,导致三气不能同步运行,使人体气血不均衡而致病。因各种毒的性质不同,侵犯的部位有别,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也各异。
毒虚致病理论在疾病的治疗方面的核心是“解毒”和“补虚”。解毒主要是通过药物外用或内服或非药物的方法,使毒物在人体内化解,或通过三道两路来清除,毒去则正安,气复而向愈;补虚是运用各种方法扶助正气,提高抵抗力,促进人体解毒排毒。壮医认为人为灵物,同气相求,非常重视动物药,通过动物食疗来补虚最为常用。通过解毒和补虚,正气得以恢复,病因得以祛除,则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恢复同步运行,气血阴阳恢复平衡,从而恢复健康。
壮医针灸疗法就是通过针刺或药线点灸人体体表龙路、火路的某些“网结”,以扶助人体正气,调节和畅通人体三道两路,加速邪毒化解或从三道两路排出体外,调节天、地、人三气恢复同步,使气血复归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